close
戒夜奶帶給我的省思
相信許多爸媽經常利用網路搜尋育兒知識,戒夜奶絕對稱得上是熱門關鍵字。一查立刻跳出「無痛戒夜奶」、「三天戒夜奶」、「睡過夜」等等,還有強調夜奶早戒才易成功,甚至恐嚇六個月內戒不掉,就等著夜奶到一歲的驚悚訊息,嚇死爸媽了!彷彿夜奶是什麼有害物質,必須要「戒掉」這個麻煩。
🍼新手爸媽會急著想要戒除夜奶,主要是擔心以下的表面問題:
1.蛀牙、奶瓶性齲齒
2.造成夜間腸胃負擔
3.影響發展睡過夜能力
(註:在爸媽的困擾上,夜奶與睡過夜是一體兩面的擔心,因為夜奶等同無法睡過夜)
🍼會說是表面問題,是因為通常沒有說出戒不掉夜奶的內在深層擔心,例如:
1.別人的寶寶滿月後就可以睡過夜,我們的寶寶比別人慢可能代表有問題
2.用盡各式辦法皆無效,開始質疑自己的育兒能力
3.長期睡眠不足,身心壓力負荷過重,生活煎熬,甚至有憂鬱低落情緒
4.長輩愛比較的壓力

正是這些內在的恐懼與擔憂,驅使父母想即早戒除夜奶,而現代父母不如過去傳統照顧方式,多是利用網路多元豐富的訊息,尤其偏好非專家角色的素人分享。這種親切的感覺有如隔壁陳太太傳授成功經驗,非專業的影響力道更甚專業。
🍼這種網路育兒法確實提供更多撇步,但也有潛藏的「負作用」。仔細想想,你看過哪位媽媽分享戒夜奶失敗,然後依然歡喜度日的嗎? 會公開分享的當然只有成功經驗,就好比刊登在期刊雜誌上的研究論文,大多是出現預期效果的。但那些分享成功戒夜奶的媽媽們,真的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嗎? 不可能啊! 孩子的成長充滿變數,此時成功戒夜奶,不代表未來長牙期、生病期、分離焦慮期、戒奶嘴期,都不會打回夜奶階段。只是那個求知的當下,讓我們很容易陷在眼前不成功遑論未來如何的限制裡。
🍼我本身是雙寶媽,雙胞胎容易有早產、體重過低等問題,相對單胞胎父母,我們比較少急著戒夜奶,更適切地說,是我們已經做好長期夜奶的心理準備,但也和大家一樣是慢慢摸索而來。
🍼在兩寶體重與總奶量都差不多時,於同一天晚上,開始以同樣的照顧者(我自己)及安撫方式(奶嘴或抱睡)取代奶睡,最後獲得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:一寶在3個月不夜奶,但另一寶則是多次失敗,直到6個月後才可不夜奶。
🍼我的推論是「天生氣質」或者說寶寶的個性,可能才是影響是否夜奶的更重要關鍵,但前提是要先確定寶寶對夜奶的依賴度是心理層面大於生理層面。若是真的飢餓則應該滿足生理需求。
🍼因此,我更相信一件事,所謂放著讓寶寶哭,使其了解討奶困難後便放棄夜奶的方法,就算成功戒夜奶,也只是剛好符合寶寶容易放棄的氣質而已。
🍼另外,關於夜奶與睡過夜,有更重要的訊息應該先知道,例如:寶寶雖有夜奶,但喝了就睡著,甚至睡夢中喝完,其實不算中斷睡眠。也就是雖然要夜奶,但仍算睡過夜的寶寶。這部分的釐清,也許可以先降低爸媽對於寶寶夜奶就無法發展睡過夜的過度擔心。
💡最後,回到夜奶是否需要戒的省思。戒夜奶就好比母乳有多優一樣很流行,但也勒緊所有新手父母的脖子,退一步思考,過去長輩們似乎很習慣寶寶半夜喝奶這件事,盡量滿足其需求,現代育兒方式強調學派、理論及數據,但有時也讓我們盲從大規則而忽略自己的寶寶也許是個特例。若你的寶貝喝奶就可安穩睡到天明,次數也在接受範圍,不用歷經半夜聲嘶力竭地哭喊,搞得家庭關係緊繃,也許可以試著放手給予滿足。
💡不必過度擔心寵溺寶寶以後會變成大魔王,育兒教養哪是一朝一夕造成的,也許相信生命的天性與順勢發展,才是解除多方痛苦最有效的一帖良方。
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